close
“可能在諮商時我都還在演出,呈現某個樣子的我,而不是真實的我。”
聽個案說這句話,我想:如果腦海裡常出現導演和編劇,要求要怎麼演出說什麼台詞,那個演出的樣子也是經由自己指導出來的,與其說不真實,不如說是被選擇呈現出來的。
選擇呈現的樣子,心理學家榮格稱為人格面具,是人在與其他人互動、適應團體社會的過程中形成的思考反應模式,而那些不符合他人期待的想法、感受,會被壓抑在內心深處,成為陰影。
像是若你在軟弱的時候常被父親斥責,你瞭解他期待看到的是堅強的那一面,你盡力表現那一面,而把難過沮喪的情緒感受放一邊,可是在與情緒保持距離的同時,不只是負面情緒、連正面情緒也感受不到了。
還有像是過年假期,從小到大家裡過年時要闔家團聚,若你很需要獨處,覺得家人要是有事再相聚即可,可是文化習慣影響讓你下意識的認定這樣的想法太不合群,於是每年很重視返鄉過年,但那幾天心情很煩躁,很容易對家人生氣,事後又後悔。
不論是符合社會的人格面具,還是不被接納的陰影,都是你的一部分,它們沒有好壞之分。前面說的例子,軟弱的,堅強的,偏愛獨處的,重視團聚的,都是自我的一部分,都需要你去認識與關注。
意識到自己總是帶著某個面具,是個很好的開始,接下來可以回顧人格面具是怎麼形成的、是否還適用未來,更重要的是試著探索面具下的內在自我,是不是有什麼陰影需要被看見、被理解,然後我們能省下壓抑自我的力氣,把能量灌注在整合自己,創造美好的人生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siao5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